卓盈权威注册香港公司机构

服务热线:4000-888-928

香港经济发展历史

香港经济发展历史

香港从开埠之初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船舶往来和贸易联系,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内地。对中国内地的贸易有三个参与者:中国、英国和印度;一个中间商聚集地:香港。印度的棉花、鸦片出口到中国,中国的茶叶、白银出口到英国和印度,而英国的工业品(百货、纺织品、卷烟、灯用煤油等)则出口到中国。这种三角贸易仍和鸦片战争前相同。所不同的是三角贸易的中间商主要是在香港的英资洋行。

英占初期的香港社会,主要由靠劳力谋生的华人、英籍政府官员和以英商为主的外国商人以及外籍职员等组成。在上述各色人等中,英籍政府官员统治着这片刚刚用武力夺来的土地,有些人还参加过对华战争。他们对香港原来的主权国中国非常忌讳,对华人也很猜疑。英国商人中不少人从事鸦片生意,不少人是占领香港的积极鼓吹者,他们普遍轻视华人。而当时在港九的华人,一部分是原在当地的贫苦居民,一部分是因逃亡、避难或贫困而来港谋生的人们,极少殷商富户。由于鸦片战争之后广东沿海敌视英国的情绪相当强烈,也很少有家道富裕的华人迁到香港来,这就更加深了英人对华人的鄙视。加上治安不靖,海盗猖獗,形成港英政府对华人特别是对草根阶层采取赤裸裸的民族压迫和种族隔离政策,华人不仅没有参政权,不能担任政府的任何负责职务;而且"非经港督许可"不准举行或参加任何公共集会,甚至连"列队行走"和"吹奏乐器"也在禁止之列。所有华人男性,除港英政府公务人员、专业人士、商人、厂主、房东、店员或年收入在500元以上(这在当时是极少数)者外,都必须到政府的华民政务司署登记。若被认为是"良民",才发给"编票",准许在香港居住,其余的华人没有居留权。即使是有居留权甚至是有体面的华人,也不准在白种人居住区域内居住或购买房地产,不准与白种人同时进入某些公共场所(如香港大会堂及图书馆和博物馆)。1843年第一任港督甸乍下令强迫居住在港岛中环街市对上山坡的华人把这一区域让给白种人居住。他说:

把华人迁走,尽量防止他们与英国人混杂在一起,是符合社会利益的。

1860年英国占领南九龙之后,第五任港督罗便臣 (Hercules Robinson ) 继续坚持种族隔离政策。他说:

我常常想,怎样才能避免大量华人定居九龙。但华人移居九龙是难免的,最好是他们能聚居一地,使欧美人士不致因与他们杂居而感到不便或遭殃`。

至于犯有过失或者被港英当局怀疑犯有过失的华人,处境就更加悲惨,港英警察和司法部门经常不经法律程序就拘捕和关押他们,动辄对他们处以罚款、服苦役和鞭笞、刺字等肉刑,使受过刑罚的华人终身留下耻辱的印记和残疾。港英1858年第8号法例公然规定:华人行乞,可处以五大元以内的罚银,或者鞭笞五至三十六大鞭,然后解回原籍或放逐他处。对于这样的"法律",连港英官员欧德理也提出了异议。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贫穷并不是一种罪行",仅仅因为贫穷就处以酷刑,不仅是"野蛮的"和"不人道的",而且也是"毫无道理的"`。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中国输入鸦片数量的增加,同英国和港英政府刻意把香港变为鸦片走私中心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早在1843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阿伯丁便提出:"有必要停止目前将鸦片船排出香港水域及港口的一切措施。"殖民地部大臣斯坦利赞同他的主张,并就此向港英第一任总督甸乍发出了相应的训令`。不仅如此,港英还采取在中国近海设置鸦片趸船,在陆上设置据点,通过香港政府给鸦片走私船发放航行执照并准其悬挂英国国旗,直至允许武装贩运等等手段,不遗余力地掩护和鼓励鸦片走私。据中国海关英籍代理总税务司赫德1861年的报告,当时运抵中国的大量鸦片,"并非运至通商各口,全系先运至香港。??每月由香港有火轮船四五只,装载洋药(指鸦片)至上海"a。由于鸦片走私既不纳税,又不受中国法律制裁,并且得到港英当局的庇护,是一项"三全其美"的赚钱最多最快的生意,因而人人都想从中大捞一把。1855年,美国驻香港领事向美国国务院报告说:"我确实不知道此间是否有哪怕一家商号,不以某种方式从事这项贸易或对它发生兴趣。"b这样,香港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鸦片走私中心,并且保持这个地位达30年之久。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本地服务业和内迁制造业迅速发展,对海外投资增多,国际贸易、金融、交通、信息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香港作为国际都会和亚洲重要的旅游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所认可。1969年开始的经济起飞,在1988年结束,香港经济从此踏上了走向成熟的阶段。但这一时期香港经济的发展并不平坦,1982-1985年的银行危机,1983年的港元汇价暴跌,都曾使整体经济受到震荡。而1987年10月的全球"股灾",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等等,也都给香港经济带来较大冲击。起飞结束后,香港整体经济和人均占有量的基数都比较高,增长速度放缓。按当年市价计算,20世纪60年代本地生产总值每年平均递增14.6%;70年代递增19.9%;80年代递增15.1%;90年代首六年(1990-1996)仅递增12.7%。而且1988年下半年到1996年上半年香港曾出现连续八年的高通胀,接踵而至的是失业率上升和产业转型迟缓`。如果扣除通胀因素,改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90年代首六年本地生产总值的年递增率只有5.2%。不过总的看来,本期经济还是得到了较快发展。